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第二百五十三章 趁喜庆,议战事

靖康元年一月,大宋北方烽烟四起,而流求却是喜事连连,赵朗的第一批学生,也就是他当初买下来的那二十六名少年、女娃,都已长大成人,有一部分已成亲,而一众未婚的学子相约在流求举行集体婚礼,请他(她)们的院长赵朗主持,举行婚礼的新人共有9对。

众学子都在军队、流求府或浔阳商行担任要职,也或多或少知道大宋的危机,知道往后赵朗定会四处奔波,再请其主持婚礼的机会不多,趁着下个月就是少公子百日之贺,大家一商量,就想出了这一出。

赵朗当然是开心,他这个院长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格物学院毕业出来的学子已有3000多人,虽然后几期他仅是名义上的院长,已很少亲自授课,但所有的学子都只认他这个院长。最让赵朗意外的是杨德昌的新娘竟是陈元英的妹妹陈小洁,让赵朗赞叹缘分之奇妙。

陈元英去年已成婚,妻子是迁来流求的一书香世家姑娘,两人都事赵朗、王素甚孝。这第一届的一众学子视赵朗如父,每每想起当初在江州被赵朗相救,并教授格物知识之事,既庆幸自己的好运,又深感赵朗之恩情。大家都趁这个机会相聚于流求,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就要各奔东西了。

赵朗以长辈身份为这九对新人主持婚礼,众人真心诚意向他和王素叩头跪拜。赵朗看着这九对新人,深感当初在江州设立格物学院之远见,现在那二十多名少年已成为了三个基地的中坚力量,未来的战事及地方建设都要靠3000多名已毕业的格物学院学子,最中坚的力量就是二十多名已从少年成为青年又掌握着科学知识的第一批学子。

看着下面的几对亲的,王素笑着对赵朗道:“夫君,咱们赵家人丁稀少,你也该考虑考虑纳妾之事了。”

赵朗摇头道:“家有夫人足已,并无他念。”

王素又道:“你若不纳妾,外人会说我是妒妇,现在外面已有人在暗地宣扬呢。”

赵朗只是摇头,并不想多言,正要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

王素却接着道:“妾知夫君是顾及我之感受,可开枝散叶乃人伦大事,父亲四处奔波,也尚有一妻三妾呢。而夫君只有我这一妻,以你之身份,不纳妾,子嗣少,也不怕你的手下有微言了。”

赵朗也曾听过几人明里暗里跟他提过此事,都被他用借口避开了。宋代男子纳妾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君不见大文豪苏轼心情一好就赠好友一个妾吗?说实在的,赵朗从未想过这种事,有妻有儿他已十分满足,现在大宋又正值大乱,哪有心思想这些事儿?况且太原已遭金兵围攻,老泰山正处于危险之中,哪还有时间去想什么纳妾之事?也就是赵朗吩咐众人瞒着王素,怕影响她产后恢复,若王素得知父兄被金军围困,只怕她此时也不会说这样的话题了。

王素见赵朗只是摇头,还以为他抹不开面子,心中暗想等空闲下来,再暗暗物色好女子,也好堵住格物门那些人的众口,而且夫君的基业越来越大,需得有人继承啊。

这也怪不得王素,按现在的标准,王素也算是新知识女青年,可几千年男权社会形成的固定观念,又岂是短短的几年便可更改?

热闹了几天,很快赵朗儿子的百日宴便要到了,隔着几天,远路的张顺、李俊、郭东楼等人便已来到了流求,赵朗的一众弟子、学生更是早早便开始帮忙着准备,许贯忠从教育司调来一儒生,以汉礼之缛节,细节之处也不曾落下,搞得赵朗哭笑不得,想自己乃反儒教那一套啰嗦虚渺,到头来自己的儿子去还是要按这一套来庆贺。他不忍拂了大家的心意,也就随他们去了。

当日整个流求张灯结彩,喜庆的气氛比过年还要浓烈,许贯忠、周侗早就把赵小公子百日宴庆之事公告于流求,赵朗出资,每户发放一贯喜钱,全流求百姓一同庆祝,家家户户都自觉地杀鸡宰鸭,祭拜祖先,向祖先告知当下生活之美好,并祝福赵小公子一切安康。

赵朗的总督府中,喜气洋洋,宾客盈门,欢声笑语中,赵朗抱着襁褓中的儿子走出厅堂,依汉礼向宾客宣告,儿子大名为赵立,乃取立德、立功、立言之意,众宾客齐声欢呼,纷纷献上祝贺美言,场面热闹,宾客尽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