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先轸 (1 / 2)
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一、简介
先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27年,又称原轸,是春秋时期晋国原邑(今说法不一,一说位于今河南济源西北,一说在今山西翼城县原村)人。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优秀的军事统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勇的品格闻名于世。先轸早年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与赵衰、狐偃等人并称为“五贤士”。在晋文公回国即位后,先轸成为晋国的重要将领,对晋国的崛起和称霸中原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人物生平
1、追随重耳
先轸的早年生活与晋国公子重耳紧密相连。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自幼喜欢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已有五位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先轸便是其中之一。公元前656年,晋国发生骊姬之乱,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陷害重耳等人,导致重耳被迫流亡。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先轸坚定地追随重耳,与他一同逃到了狄国。
在狄国的日子里,先轸与重耳等人共同经历了流亡生活的艰辛。他们不仅要在异国他乡求生存,还要时刻提防晋国的追捕。然而,先轸等人始终不离不弃,为重耳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这段经历也锻炼了先轸的意志和才能,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
2、城濮败楚
公元前636年,在宋国、楚国、秦国等多方帮助下,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终于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重用先轸、狐毛、狐偃、赵衰等人,晋国国势因此强盛起来。此时,齐国已无力争霸,秦国又偏处西隅,只有楚国和晋国有力量争取中间地带从而称霸。因此,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成为决定春秋中期局势的关键性战役。
公元前633年,楚国组织诸侯联军攻打宋国,宋派人向晋求救。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晋文公犹豫不决。一方面,宋国是晋国的盟友,且曾对流亡的文公有恩;另一方面,楚国实力强大,且晋国距离宋国较远,中间还隔着曹国、卫国两个楚国的盟国。先轸向文公进言,认为必须出兵援救宋国,这是关系晋国前途的大事。他分析了救宋的重要意义:报答宋国的恩惠、解救宋国的危难、树立晋国在诸侯中的威信、奠定晋国建立中原霸权的基础。狐偃也赞成他的看法,并提出了攻曹、卫以解宋国之围的建议。于是,文公下定决心出兵援宋。
晋国将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先轸被任命为下军佐,辅佐下军主将栾枝。公元前632年,晋军借道不成后绕路渡河,侵曹伐卫。先轸运用智谋,在几天内攻陷了卫国的五鹿(今河南濮阳县南)。随后,晋国中军主将郤縠去世,文公任命先轸为新的中军将。
在晋军攻入曹国都城后,宋国国都再次被楚军包围,被迫向晋告急。晋文公想要与楚交战,但为身后的齐、秦两国态度不明而感到进退两难。先轸提出建议:指使宋国贿赂齐国、秦国,让齐、秦替宋求情,劝楚撤兵;同时晋国扣住曹国国君,将曹、卫的部分土地划分给宋国,以此激怒楚国,迫使其拒绝齐、秦的调停。文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
一切都按先轸的计划进行着。然而,楚军统帅子玉却执意请战。楚王虽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给他派了少数兵力。子玉派出使者来到晋国,提出只要晋国放过曹、卫,退还土地,楚军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狐偃听后很愤怒,认为子玉无礼,应该马上攻打楚军。而先轸却看出了子玉的如意算盘:子玉这一句话就使宋、曹、卫三国都安定下来,而如果晋国拒绝,就是得罪这三家,也等于抛弃了之前要救援的宋。楚国得到三项恩惠,晋国却得到三项怨仇,怨仇太多,晋国还怎么称霸?不如将计就计:一面允许曹、卫秘密复国,并乘机离间其与楚的关系;一面囚禁楚国使者,激怒楚国。文公听了很高兴,立即照办。于是曹、卫二国各自派使者与楚国断绝了关系。
子玉果然大怒,率军撤围北上攻打晋军。文公听从狐偃的建议,遵守当年与楚王的诺言,让军队后撤九十里,暂时避开楚军锋芒,同时也为了取得有利的地理位置。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子玉不顾众人意见,执意要追击晋军。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就此展开。
四月初,晋、齐、秦、宋四国的军队来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驻扎。几天后,晋军在城濮以南的有莘与楚军对阵。晋下军佐胥臣用虎皮蒙马,率先攻击楚军战力较弱的右军,右军溃败退却。同时晋上军将狐毛竖起将、佐两面大旗向后退去,下军将栾枝用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伪造出撤退的假象。楚左军果然步步紧逼,导致孤军突出,暴露了侧翼。先轸便率领中军拦腰袭击楚左军,伪退的晋上军也迅速折回,向楚左军发起反击。楚左军也溃退了。楚军全部遭遇惨败,子玉立即收回败退的军队,撤出了战场。城濮之战至此结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战后,晋文公朝觐天子,会盟诸侯。周天子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而楚军统帅子玉则在不久后的回楚途中引咎自尽。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它一改自古以来固定的战争模式,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决战中,晋军针对楚军部署及其主帅骄躁轻敌的特点,采取避强击弱、佯退诱敌、各个击破的战法,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就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
关于城濮之战,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有学者认为,晋军实施的所谓战法可能只是因为迷路而歪打正着的结果。其依据有二:《左传》中提到此战中晋中军曾因遭强风而迷路,陷入沼泽并且丢失了一杆军旗,这可能就是狐毛另竖将旗的原因;《国语》中提到城濮之战之前,又或者过程中,先轸曾因某种原因打算撤军,是楚王孙启为他分析了楚军有几大致败的因素,才使先轸改变主意决定出战,最终获胜。然而,这些争议并不影响先轸在城濮之战中的杰出贡献和军事才能。
3、全歼秦军
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逝世,晋襄公继位。秦国乘晋国霸业动摇的时机,发兵私越晋国国境,长途奔袭郑国。然而,秦军的行动被郑国发觉,于是秦军临时改变计划,灭掉了晋的邻国滑国后便返回了。
晋文公还没下葬,晋国的霸权便遭重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先轸当机立断,率先主张阻击秦军。而襄公与栾枝等都认为,没报答秦国出兵平乱、拥立晋文公的恩施,反而攻打他们的军队,会愧对死去的先君。先轸力排众议,认为秦国不顾忠臣谏言,为贪婪而趁机动兵,在不借道的情况下擅自越境,企图攻灭晋国的同姓国,既然秦国这样狂悖无礼,晋国也不需要再讲什么恩施了。今日攻秦正是接下先君的重托,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必须马上出兵阻击秦军。于是晋国紧急动员军队,把丧服染成黑色,在崤(今河南陕县东南)的狭路设伏,拦截秦军。
公元前627年四月中旬,秦军经过崤山时,遭到晋军伏击而惨败。这一战,秦军孟明视等三名主将被俘虏,军队也全军覆没,甚至有记载称秦军没有一个人逃脱。史称“崤之战”。崤之战是历史记载中第一场伏击战,从此之后战争基本改变了约期阵列而战的运动会形式,进入了战争艺术时代。
崤之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有记载的伏击战,而且它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从约期阵列而战的运动会形式,进入了更为复杂和多变的战争艺术时代。先轸在这一战役中的决策和指挥,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他成功地抓住了战机,狠狠地打击了秦国这个潜在的敌人,挫败了秦国控制晋国并进取中原的战略企图。从此后,秦国只好向西发展,而晋国的霸权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然而,崤之战也提前激化了秦、晋的矛盾,导致两国公开决裂。这为后来的秦、楚联盟埋下了种子,加上北方的戎、狄乘机侵扰,最终造成晋国三面受敌的战略局势。因此,后世对先轸这次的决策褒贬参半。但无论如何,先轸在崤之战中的表现,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军事统帅的才能和勇气。
4、怒斥襄公与免胄殉翟
在崤之战后,晋襄公的嫡母怀嬴,她是秦穆公的女儿,请求将俘获的三名秦将释放回国,让秦国去惩罚、杀死他们,以免两国结怨过深。襄公出于对秦国的感激和对和平的渴望,答应了这一请求,随即将三名秦将释放。
当先轸得知这一消息时,他勃然大怒。他认为,将士们不知花费多少力气和生命才擒获的敌军主将,却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而在转眼间被轻易赦免。这样的做法不仅毁伤了自己的战果,还长了敌人的志气。先轸怒不可遏,他头也不回地离开,甚至狠狠啐了一口唾沫,以表达他的愤怒和失望。
先轸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对襄公的一种冒犯。但襄公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还为了释放战俘的事向先轸道歉。这显示了襄公对先轸的尊重和信任,也反映了先轸在晋国政治和军事地位的重要性。
然而,先轸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他深知自己的行为已经冒犯了襄公,也违背了军中的纪律和规矩。他感到内疚和自责,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这一过错。
同年,狄人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在箕(今山西蒲县东北)的战斗中,晋军击败了狄军,俘获了一名狄军首领。战后,先轸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
先轸的这一行为,无疑是一种极端的自我牺牲。他用自己的生命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也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他对晋国的忠诚和热爱。他的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晋军将士的尊敬和敬仰,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狄人将先轸的首级送还给了晋国,其面色如同活人一般。这一情景,无疑让晋国的军民感到震撼和悲痛。他们为先轸的英勇和忠诚而感动,也为他的牺牲而惋惜。先轸以死明志,这是坚守清白的古人的作风,是他高尚精神的体现。
先轸死后,他的儿子先且居继任中军将,成为晋国主帅。先轸的家族在晋国政治和军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先氏家族也经历了兴衰起伏。前596年,也即先轸死后不到三十年,先氏子孙先榖因惧罪而逃奔狄国,并且阴谋伐晋,最终被灭族。先氏家族从此退出了晋国政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