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准备 (1 / 2)
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明年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起兵攻明。从此之后,辽东地区的百姓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饱受后金欺辱。
有的百姓为了活命投靠后金;有的百姓拖家带口远离故土;有的则因战乱波及而失去性命。
万历四十六年,明朝为了剿灭后金,开始征加辽饷。接着是剿饷、练饷,到了崇祯四年,辽饷达到了一千万两白银。
关内的百姓也因后金女真的作乱而饱受苦难。
将山东的各事项安排妥当后,刘卓便踏上了归程。
回想起火器的发展,刘卓多少觉得火器的研发有点慢,也跟人手缺少有关。
后金八旗军,六万多骑兵可不是吃素的。
没有大量的火器作为支撑,想要在正面硬刚后金的骑兵或者重甲步兵太难了,估计破防都不可能。再说了,后金每次打仗都是将汉营兵当替死鬼,女真兵马随后压上,属实不厚道。
历朝历代不是没有以步兵对抗骑兵的例子,李牧、蒙恬都是以步兵战胜匈奴的骑兵,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战八万骑兵(虽然输了,但是杀敌也过万)。
刘琦、岳飞曾率部击破金人铁浮图,孟珙也击败多次蒙古铁骑。明朝时期,朱棣以步兵、骑兵、火器部队多次打败瓦剌与鞑靼,还有秦良玉的白杆兵等。
这些将领在历朝历代都是最为优秀的一批,但是刘卓只能选择朱棣的战法,因为朱棣运用火器最多,火器能给敌方造成较大损失。
其他的战法刘卓只能借鉴一二了。秦良玉的白杆兵也很厉害,可以将火铳与长枪兵结合起来。
刘卓不断回忆,后金兵中几乎所有的八旗军兵马都擅长弓箭(巨弓重箭,箭长超过一米),多喜欢步战,以重弓长箭猎杀明军。
萨尔浒之战,明朝将领杜松就是被八旗军的弓箭射死。
八旗军的战弓普遍拉力在100磅左右,索伦兵的战弓拉力在170镑左右,臂力更强的甚至能达到220磅。此外,后金八旗军的着甲率也相当高,有时候战斗时也会给战马披甲。
当然清弓也有其短板,其有效射程在40米-70米内,极少部分的清弓射程会达到100米以上。
若是清弓的射程也上去了,那自己就没必要反抗八旗军了,仗也就不用打了,可以直接出海避难。射的准、还破甲,这简直是比火器还厉害。
至于火器这块,明末的毕懋康好像研制了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
其在崇祯年间将编辑的《军器图说》献给朝廷。这会毕懋康其大概率没有研究出来。对刘卓来说,这会找毕懋康,还不如自己研发来的快。
返回山西清源县的途中,刘卓不是在思考火器的研发,就是在谋划人手的招募。
六月中旬,刘卓返回到了山西清源。
从年初三月出发,到现在回到山西,差不多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回到宅院后,刘卓先去见过父母,大致诉说了一路的经历。
随后,就前往县城外安置匠人的宅院。
为了区分各部门,刘卓将众多工匠研究火器的地方称为火器所(研究燧发枪、火炮、火箭);将生产各种农具、刀枪棍棒的地方称为器械所(产长枪、刀、盾牌、弓箭)。再设置采购所,满足两局的日常消耗。
三所内外,皆由刘氏商行内的护卫看护。
燧发枪,欧洲那边可能有人制作出来了,但是造价比较高。自家这边的研发也不可以停下,手榴弹、手雷(没什么技术含量),也可以制作一下。
刘卓继续往火器所内部走去,唤来管事邱泰:“你们现在研究燧发枪到哪一地步了?。”
“每次试射燧发枪的时候,燧发枪的射程没有公子说的那么远。”邱泰回想过往出现的问题,认真说道。
“有可能是枪管接口处的密封程度不够或枪管太短所致,也有可能是火药量太少。”
“你们先把燧发枪的各个零件拆下,让那些年龄大、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认真、细心打磨一遍,再重新组装看一看效果。”刘卓看着手中的燧发枪,思量许久以后说道。
“好。”邱泰回复道。
“给火器所的匠人说,哪几个匠人若是把燧发枪制作出来,赏白银千两。一个个都给我传达到了。”刘卓极为爽快道。
针对火药,刘卓只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火药的威力应该和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有关。
随后刘卓对着一众火器所匠户说:“你们以后制作火药,实验火药的威力时候多找些没人的地方试射、实验。”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你们可以作为参考,硝石、硫磺、木炭与白糖的比例不同,可以增加火铳、火炮的威力,你们可以实验一下。一定要记得找个安全的地方实验,不要伤到人了。”
“还有,你们以后制作各种火器的时候,将火器的各个的配件标准化、流程化,人手不够就从庄园招收学徒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尝试尝试以机械替代人力,这样你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研发新东西。”
“懂吗?”
“懂了,我们先按照公子的吩咐实验一批。”管事邱泰应声回复。
“我说的仅仅就只是个参考,关键是你们,你们不要被以往的经验束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