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公孙衍的徐州相王计划,成功赢得魏王?的青睐,再加上在对孙膑处置问题上的异议,惠施顿觉心灰意冷。

恰好此时庄子来访,惠施就趁机向老朋友倒倒苦水,排遣一下心中的迷惘,也希望庄子这位智者,能给他一点指点。

名士之间交流,都不是直抒胸臆,讲故事、打比方是战国诸子最常用的手段。

惠施先给庄子讲了一个故事:“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非为不大也,我却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是有名的毒舌,他先用一句话打击惠施:“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这话意思是讲: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但话外音却是:对于治国理政这些大事,对于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以及朝臣之间的勾心斗角,你惠施根本应对不了啊!

接下来庄子也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惠施:“宋国有人,善于调制不皲手之药,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有客闻之,愿用百金购其配方。宋人与之。游客得到配方,献于吴王。恰逢越国对吴发难,吴王派出军队,大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因为得到了不皲手之妙方,吴军大败越军,吴王对献方之客大加封赏。”

庄子总结道:“同样是不皲手之药方,有人以此得封,有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惠子有五石大葫芦,何不以其为舟,浮游江湖,而要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则惠子犹有蓬之心,心窍不通啊!”

有蓬之心,这个成语由此诞生了,形容见识浅薄,不能通达事理?。

惠施明白了庄子要劝他远离是非之地,遨游江湖。但毕竟惠施心气颇高,也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不死心的他再次发问: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树干上多生赘瘤,不合绳墨;枝丫弯曲,不合规矩。立于路上,木匠都不肯多看其一眼。”

庄子道:“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终于打动了惠施,惠施也认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微妙,于是挂印翩然而去。

庄子与惠施一路畅游,在路上发生了着名的濠梁之辩,二人探讨了“鱼之乐”之后,大笑而去。

惠施最终放不下名利之心,后来又去楚国面试,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再不出仕。

但庄子也没有说服惠施加入道家。终惠施一生,醉心于名家之学,与另一位辩者公孙龙,合称“名家双雄”。

与同时代其他辩者提出的诸如“卵有毛、鸡三足、马有卵、火不热、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等“为辩而辩”的辩题不同,惠施总结出的“历物十事”,以恢宏广阔的视野俯瞰世界,提出了相对主义的观点,为后世的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思路。

“历物十事”中第十事:“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一高远主张,既蕴含着对万物平等的深邃哲理,也是惠施给战国乱世开出的一剂良方,那就是:天下一统!

这也是名家“统一观”的体现,是人心思定、人心思一的表现。

惠施主动离开,此时已称王的魏?顺水推舟,将公孙衍封为相国,同时给公孙衍下达命令,让他继续逼问孙膑破城之法,在拿到破城之法之后,干掉孙膑。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魏?并没有因为穿越者的到来而产生任何变化,在折腾魏国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将败家的基因进一步发扬光大。

魏王君臣的对话,被内史令狐暗悄悄听入耳内。令狐暗正直之人,闻言心中暗叹:功高不赏还则罢了,还要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陷害功臣,魏?已无人主之相,魏国,没有希望了。

令狐暗将消息悄悄传递给魏越之后,料定大梁城必将迎来一场风雨飘摇的巨变,遂辞官归隐,带领家人飘然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