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个变三个(2章并一章) (2 / 2)
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自从上次刘赖子那事以后刘忠良看到杨柳就迷糊。
杨柳呵呵笑了两声,缓解尴尬,“队长叔,是这样的,我又新谈个生意,每天大概需要20只鸡,所以想问问大队长这事有啥说道没?”
大队长连连摆手,“没啥说道,不过价格不能低于供销社收购价,否则你收不到不说,大家伙没准还会闹。再者外村的尽量不要收,免得被有心人利用。”
因为这是好事,对整个大队的人都有利,所以他不得不提点一二。
“哎!”杨柳答应的痛快,“大队长还有个事,因为我这边每天都需要鸡,所以你看能不能让有能力的人家多养些,一年之内能出笼的话我都要。”
为什么把时间卡在一年内?因为算算那场革命距离现在已经不足两年,她怕因为自己的带来引起蝴蝶效应,更怕运动开始以前她没把屁股擦干净。
所以她要往前赶,她准备明年过了十一就把所有生意停掉,苟在家里,消停的去地里干活。
大队长却以为她怕生意不长远,所以才以一年为期,对此他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养鸡是需要吃粮食的,人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粮食喂鸡。
不过想着大家养几只鸡也能改善下生活觉得也还不错,所以一口答应下来,“行,回头我跟几个养鸡大户说说。”
杨柳想了想,最终还是说了出来,“队长叔,我托人买了点肉食鸡的鸡苗,大概一周左右能到,两个月就能出笼……”
大队长瞪大了眼睛,这丫头知不知道她在说什么,肉食鸡呀,他们大队老早以前就想养了,只是找不到买鸡苗的渠道。
没想到这个刚来不久的小知青竟然能买到。
“能到多少鸡苗?”他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自家要养多少只了。
杨柳不敢把话说得太满,“50只左右吧!”
大队长倒吸一口凉气,50只,他们大队每家分一只都够了,不过他不能这么干,分到那些不靠谱的人家不仅养不活还有可能直接养进肚子里。
杨柳看到大队长的纠结,还以为他嫌少,“队长叔,那个鸡苗以后还可以再买的,先拿50只试试手!”
“什么?”大队长张大了嘴巴,他忽然有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小柳,我是说如果哈,如果我们大队成立一个养殖场怎么样?”
杨柳仔细想着这件事的可行性以及那场革命后的种种规定。
“队长叔,我觉得这事行,一旦形成规模,没准还会有别的大队,甚至别的公社的人过来学习。”
她印象中大队是可以搞集体经济的甚至开作坊,但是却不允许个人经济的存在,甚至养鸡一家也只能养两只,所以与其把鸡苗分到各家各户,不如都集中到大队上,再由大队统一分配。
“你容我想想,左右还有一周的时间!”
杨柳见这件事已经解决,这才说起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叔,你看,我每天要收拾20只鸡,着实也不轻松,就想着能不能多找两个帮工。”
有些事必须得过到明路上才行,就比如她要带着哪些人先富起来。
“现在三个人不够?”大队长表示疑惑。
“够的,不过以前每天只需要一个人上工,但是现在每天需要三个人上工!”
“你这丫头,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这个假我准了!”
也是今天大队长才知道王木匠家的刘桂荣入了杨柳的眼。
杨柳乐颠颠的回了,一进院子就看到几个人热火朝天的干着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鸡胸肉有了用处,这次杨柳没再送鸡胸肉,而是一人给拿了一碗肉酱,刘婶子没要,“昨个铁柱拿了,今个可不能再拿。”
杨柳拗不过她,只好作罢。
晚上杨柳教何花炸鸡柳,关键就在于调糊还有火候,很快,她就上手了,炸了一大盆,分出一部分做了椒盐的,一部分做了香辣的,还熬了番茄酱,用来沾鸡柳。
日子有条不紊的过着,集市上的摊子也由一个变成了三个,一个卖卤味,一个卖面,一个卖鸡柳。
摆摊子的人手也由最开始的四个人变成了八个人,是的,四个婶子也跟着一起去摆摊子了,不然根本就忙不过来。
空间里的肉食鸡可以出笼了,第一批肉食鸡的小鸡仔也孵了出来,一共孵出来170只小鸡。
杨柳风风火火的去找大队长,“大队长,这批鸡苗最多能拿到100只,你看要多少?”
现在村子里的鸡有点供不上她的用量,所以她不得不多给大队长点鸡苗。
一来可以让大队上的人多个营生,二来她也可以让空间里的东西更好过明路。
听闻一只鸡苗只卖两毛钱,大队长大手一挥,“行,都要了!”
杨柳带着刘忠义去小院子拉鸡苗,刘忠良则喊了两个人在原来围好的院子基础上又围了几个。
刘忠义把杨柳送到院子,见鸡苗还没到,就先去了一趟供销社,杨柳就趁这个空档把鸡苗和缝纫机都拿了出来。
一起拿出来的还有一袋花生,一袋白面,一袋玉米面,一袋干辣椒,因为炸鸡柳的原因,面粉的损耗也变大了。
刘忠义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一地的东西。
“这……这……”
杨柳也不多说,直接开始装车,她现在已经能轻松拎起一袋一百斤的面粉,所以俩人很快就装好了车,往小韩村赶去。
闲聊间杨柳才知道忠义叔是去供销社买白面。
“这事整的,我这有啊,出去买啥!”杨柳拍了拍其中一个袋子。
刘忠义赶忙阻止,“柳丫头,这可使不得!”
杨柳知道他误会了,赶忙解释,“忠义叔,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以后再需要白面的时候可以拿着鸡蛋上我那换,三个鸡蛋换一斤,品质比供销社好的不是一点两点。”
她有幸见过一次供销社卖的白面,黑不黑,黄不黄的,就是不白,跟她的面粉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