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疯狂答题中 (2 / 2)
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贤宦,这年头还有好太监吗。”
“如果硬要说好的话,应该算是高力士吧?”
唐太宗来了兴趣:“高力士,高力士又是何人。”
“就是李隆基的贴身太监。”
现在不知从哪儿弄个酒壶,喝了一口酒缓缓说:“我来讲讲吧。各位书友别说郑和,郑和更强,他是真正的牛人。
高力士一生对唐玄宗忠心耿耿,主要表现如下:
政变护主:公元713年,唐玄宗与太平公主心生嫌隙,唐玄宗带领士兵围住太平公主的府邸,高力士在这场变乱中始终紧紧护着唐玄宗,最终唐玄宗成功除掉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不离不弃: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携杨贵妃仓皇出逃,在逃跑的过程中,愿意追随唐玄宗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投降了安禄山的乱军,有的投奔了太子李亨,而高力士始终陪伴在唐玄宗身边,依旧细心周到。后来李辅国打着“护送”的名号,押唐玄宗回京,士兵对唐玄宗刀剑相向,只有高力士站出来大声呵斥李辅国,并让他为唐玄宗牵马。
体贴入微:公元750年,杨贵妃忤逆唐玄宗,唐玄宗生气地将她遣出宫,杨贵妃刚走,唐玄宗就后悔不已,整日坐在杨贵妃的寝宫,无心朝事。高力士知道他在思念贵妃,便去给杨贵妃送饭,还将杨贵妃的青丝给唐玄宗,在他的撮合下,杨贵妃被召回皇宫,两人又重归于好。”
“哦,我大唐竟然还有如此之人,虽称不上多强。但仅凭对皇帝极为忠诚,不做坏事这一点已经算的是很好了。”
“那当然,之后我们还要讲一位,那一位已经不是贤了,是圣!最后10题冲刺。”
[宋太祖赵匡胤是夺了谁的政权?]
赵匡胤听到这儿面露尴尬,胡亥却掏出他的小本本儿说:“我来说,他好像是篡位后周柴荣之子。”
“回答正确,继续。”
[赵匡胤死后是谁继位?]
“现任别说了,我不想提,因为我已经猜到答案了,八成就是我弟。”
“唱的挺好啊,没错啊,就是你弟赵光义。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呢,各位想不想听。”
胡亥深深的感到好奇:“非常想听,快说,快说。”
“那就是“烛影斧声”,亦作“斧声烛影”,指史书记载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崩逝前夕,与其弟晋王赵光义饮酒密谈之事,是中国有关赵匡胤死因、赵光义继位真相的一桩文献难征、传闻不一、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的历史悬案。以下是具体记载:
1. 最早记载
最早见载于北宋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续录》。文中描述赵匡胤去世前夕,召赵光义进宫饮酒密谈,当夜太祖驾崩,后晋王继位为太宗。当时的情景是“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并且太祖“引柱斧戳雪,顾谓太宗曰‘好做,好做’”。
2. 其他相关记载及不同说法
蔡惇《直笔》:太祖召陈抟入朝询问年寿,陈抟说丙子岁(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夜,天若下雪,须早作安排,若天晴则可再活一纪。到了那天晚间,天气由晴转雪,太祖急召晋王入宫,对饮,并付宸翰嘱晋王继位。夜半,晋王才离开,太祖就寝后很快崩逝。
徐大焯《烬余录·甲编》:晋王赵光义多次在太祖跟前盛赞花蕊夫人色艺双绝,孟昶暴卒后,太祖召花蕊夫人入宫询问死因并留侍宫中。一日,太祖生病卧床,晋王入宫探视,半夜乘机挑逗花蕊夫人,太祖被惊醒,拿玉斧斫击地面。宋皇后和皇子随后赶到,其时太祖已呼吸微弱,晋王惶窘逃回王府。次日凌晨,太祖崩。
3. 历史争议
官方史料记载模糊:宋代国史、实录、会要等官方史料,均未记载此事,且对太祖死因及驾崩情形未着只言片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其《涑水记闻》中,也未提及太祖死因及死前与太宗饮酒密谈事,只记载了太宗在太祖驾崩后入宫情形。
后世观点不一:历代史学家对文莹所记“烛影斧声”事真伪、意旨进行考辨和释读,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太祖欲传位太宗、嘱以后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太宗弑兄篡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直未达成定论,“烛影斧声”遂成千古之谜。
这就是烛影斧声。”
“哦,原来如此。我明白了,仙人还有还要九题,请讲。”
“胡亥这么积极。好,那就问一个与你有关的。”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几子?]
“我当然是我父皇的第15子了。”
“好,剩下八题,一题比一题难哦。各位做好准备了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