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王绩(585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他是中国唐代诗人,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唐初大诗人王勃的叔祖。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朝大业年间,他因品德高尚和清正廉洁被推荐,担任秘书省的正字官,后来还做过六合县的县丞。但他性格孤傲,酷爱饮酒,经常因此受到责难。当时天下大乱,王绩借口生病,辞官回到家乡。之后,他在中原、吴、越等地流浪。

到了唐朝武德五年(622年),他又被召回朝廷,担任门下省的待诏,朝廷特别允许他每天可以喝一斗酒,因此人们称他为“斗酒学士”。贞观四年(630年),因为他的哥哥王凝得罪了朝廷大臣,王氏兄弟都受到了排挤,王绩再次借口生病回到家乡。贞观十一年(637年),因为家里贫困,他又出来做官,成为了大乐丞。但不到两年,他又辞官回到家乡,亲自耕种田地。

王绩在文学上继承了阮籍、陶潜以及庾信的传统,用诗歌表达情感和志向,同时也受到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的影响。他喜欢写饮酒和田园生活的诗篇,以此抒发才华未被认可的失落感。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清新,语言宁静自然,摒弃了梁陈时期的浮华雕琢,为当时的诗歌带来了新的风尚。其《野望》和《秋夜喜遇王处士》两首诗最为着名,《野望》是早期出现的成熟的五言律诗之一。他还着有《醉乡记》《自撰墓志铭》《五斗先生传》等作品。王绩被后世誉为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通(公元584—617年),字仲淹,隋绛州龙门人,是隋代大儒、思想家、教育家。其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有成: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自幼受家学熏陶,读书勤奋,对儒学经典钻研极深。他曾向多位名师学习,精习《诗》《书》《礼》《乐》《春秋》等经典,十五岁时学业已有小成。

仕途坎坷: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20岁的王通到长安见隋文帝,提出“太平十二策”,但未被采纳。后经同乡薛道衡推荐,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等职,不久后弃官归隐。隋朝廷曾四度征召,他始终不仕。

讲学着书:归乡后,王通于家乡北山白牛溪聚徒讲学,弟子众多,时称“河汾门下”,他还被尊为“王孔子”。他用九年的时间钻研六经,撰《续六经》。大业十三年(617年),王通病逝于龙门县万春乡甘泽里第,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2.学术思想:

哲学思想:

天人论:认为天、地、人三才相分,都是物质实体,地位同等,但在对待具体事物时,三者地位有主次之分。天是元气,地是有形之物,人是有认识、思维和理性的动物。他用“中道”的哲学方法论否定了传统“天人感应论”中“天”的权威。

道论:主张有一个统一的道,支配天地人的运动,即《易经》所昭示的道。道有作为规律的道和作为最高价值的道两重含义,人与道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

心性论:认为性为“五常之本”,性本善,恶的可能性包含在情中,提出“以性制情”的理论。还以阳喻性,以阴喻情,强调情随性动。

修养论:重视《易》的作用和“穷理尽性”的方法,认为应先“知命”,再“穷理”,后“尽性”,并提出“正其心”的要求。

政治思想:

王道论:以明王道为己任,认为王道就是“伊尹周公之道”“周公孔子之道”,亦即儒家之道。主张仁政德治,任德不任刑,强调人的教化需依赖儒家经典。

仁政观:主张“以德服人”,实行仁政,反对霸道,特别强调“遗身”和“推诚”,认为统治者要放弃自己的利害得失,以道德教化作为统治的主要手段。

三教观:主张“三教可一”,认为三教各有存在的理由和缺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儒学的基础上把三教统一起来,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

3.历史影响:

推动儒学发展:王通的思想对隋唐儒学变革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其对天人关系的重新诠释、"三教可一"的主张以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重新发掘,对宋明理学起到了引导和启示作用。

培养众多人才:王通的弟子众多,其中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陈叔达、张玄素、温彦博、杜淹等后来位居宰相,李靖、李世绩等成为盖世名将,对初唐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