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乌台诗案 (1 / 2)
读书吧阅读网www.dushu58.com
“乌台诗案”发生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是北宋着名的文字狱之一,也是事涉新旧党争的一大要案。以下是其具体情况:
1. 背景:
政坛党争:熙宁二年二月,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开展了“王安石变法”。朝廷上下展开了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逐渐形成新旧两党,两党纷争不休。王安石等制定的均输、青苗、免役诸法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豪绅大地主的利益,且实施过程中显现不少弊病,遭到朝野各界的反对。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有能力的大臣因为同他政见不同,纷纷离开朝廷。王安石罢相后,变法派内部矛盾尖锐,政局不太稳定。“新进”在王安石罢相后执掌了朝廷大权,开始排斥、打击那些执不同政见的人。
人物性格因素:苏轼生性率性,对于他认为不合理的事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在多地为官时,其诗文有很大一部分是讥讽时事,尤其是新法,这为后来的“乌台诗案”埋下了隐患。
2. 起因:
苏轼调任湖州任太守时,例行公事给皇帝宋神宗上《湖州谢上表》。表中出现了“新进”与“生事”等词语,被一些想找他麻烦的人抓住把柄。
当时《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问世,给御史台提供了搜集材料的机会。
3. 经过:
官员弹劾:监察御史何正臣摘引苏轼的“新进”“生事”等语上奏,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一有水旱之灾盗贼之变,轼必倡言归咎新法,喜动颜色”,要求对苏轼“大明刑赏,以示天下”。舒亶弹劾苏轼更为具体,把苏轼的诗句与王安石新法的条例一一对照,认为苏轼“怀怨天之心,造讪上之语”,罪行严重,“虽万死不足以谢圣时”,而应以“大不恭”论处。国子监博士李宜之也上表弹劾苏轼,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御史中丞李定也弹劾苏轼,说他初无学术,滥得时名,急于获得高位,讥讽权要。
皇帝下诏审讯:在接二连三的表章面前,宋神宗下令御史台将苏轼押来京城审讯。朝廷派特使皇甫遵赴湖州缉拿苏轼。
入狱审讯:苏轼入狱后,朝廷下令,凡是他做过官的地方,都要收集他的诗文送审,李定等人便从诗文中断章取义,肆意诬陷。
4. 结果:
经过多方营救,苏轼免于一死。当年十二月结案,苏轼被贬黄州。从元丰三年到七年,苏轼居留黄州五年。
此案牵连人员众多,有苏轼的手足苏辙,也有苏轼的恩师张方平、欧阳修、范镇等,还有苏轼的密友王巩、王诜、钱世雄、李常、孙觉、文同、黄庭坚等,以及一些与苏轼关系不甚密切的人员。
“乌台诗案”是历史上通过文字治罪的典型,也是朝廷党争的产物。这一事件让苏轼经历了一百三十余天的牢狱之灾和黄州之贬,但也对他的心态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黄州期间,苏轼的创作更加深刻和内省,留下了许多着名的作品。
张方平(1007 年 - 1091 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原名为善,应天府南京(河南商丘)人,北宋政治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早年经历与才华:
张方平少年时聪敏绝顶,家庭贫寒但勤奋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他曾向别人借三史读,十来天就归还并表示已读完。他考取茂才异等,任校书郎、知昆山县,又考中贤良方正科,逐步升迁至翰林学士和御史中丞等高职。宋仁宗天圣年间,他以才智被誉为“天下奇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